-
2022年12月21日全天,宏观院以在线形式召开“揭榜挂帅”课题第一次集中研讨会。所有揭榜的课题负责人都对项目进展进行了汇报,总项目负责人袁振国、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张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ECNU Review of Education主编陈霜叶作了点评交流。研讨会由宏观院执行院长柯政主持。宏观院院长助理李廷洲参与了研讨。为更好地引导和汇聚国内外研究力量服务教育宏观决策,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宏观院建立研究课题“揭榜挂帅”制度,不定期向国内外学界发布课题需求“榜单”。2022年9月1日,宏观院集中推出了15个“揭榜挂帅”课题申报公告,得到了大家热烈反响,共收到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9个单位的近60份申请书。经过三轮评审,最终确定立项名单。为加强过程管理,2022年12月21日,宏观院在线召开所有“揭榜挂帅”项目集中研讨会,就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研究思路内容展开深入讨论。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方建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孔祥渊、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黄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陈霜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汪歙萍、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华东师范大学文科院院长朱军文等12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阶段性成果、核心观点以及接下来的研究计划。参会专家与各个课题组一一做了深入交流,对各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重难点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各课题组进一步提高历史责任感,聚焦国家宏观教育决策所关心的重大政策问题,敢于提出鲜明的学术主张。
-
来源:政协头条 12月8日,上海市政协教育界别委员(基教)工作室在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楼揭牌成立。市政协副主席钱锋、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共同为工作室揭牌,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严军主持揭牌仪式,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德妹、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昌利,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参加活动。揭牌仪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坚持深耕基础教育,学校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是国内教育领域最具政策影响力的高校智库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及科研优势,为教育界别委员(基教)工作室履职提供科学参政、精准议政的助力和支撑。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表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期待教育界别政协委员(基教)工作室开展高水平教育活动,助力上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钱锋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并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强国是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坚实基础,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瞩目。教育界别委员(基教)工作室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宣传推介,切实把工作室创建好、运行好、建设好、管理好;要充分发挥市政协协商议政平台、广泛凝聚共识作用,发挥教育界别优势,广泛动员委员和界别群众,围绕上海基础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和广大师生家长的急难愁盼,经常交流互动、深入协商议事、广纳社情民意、提出真招实策。希望在市政协、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室和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推动上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取得好成绩,打响市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品牌。揭牌仪式后,市政协教育界别委员(基教)工作室随即开展首次活动“上海市基础教育宏观政策专家咨询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多位教育专家和市政协委员就本市基础教育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梅兵主持会议。与会人员认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着,但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有待解决,建议因校制宜,让“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凸显特色。要为基础教育输送、培养第一流的优秀人才,大力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发挥名师效应,构建优质教师团队,联动高校资源,开展人才协同培养,促进教师发展,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要积极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更好地打造优质、公平、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更为优质的人才,进一步助力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钱锋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进一步助推基础教育向育人本质回归。要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推动学科类校外培训常态监管、精准治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
《上海教育》于日前刊发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教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文章。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上海教育》杂志特设“学习二十大精神·教育深解读”栏目,组织教育系统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进行深入解读,更好地推动教育系统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上海教育》第一时间刊发了柯政教授的《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全文如下: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学习二十大报告有感柯政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核心内容,并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本质要求做了明确阐释,引发国内外、党内外强烈反响。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领域的论述,改变最大的也是最令人鼓舞的是,在继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民生属性之外,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国计”属性。不仅论述的位置前移,而且还把教育、科技、人才一起论述,把教育看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首要因素。这也实质性地充盈了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号召,是方向,是旗帜,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存在同样的逻辑,我们教育也存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也需要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一、教育界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自觉日益提升教育界在积极学习二十大报告中,对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强调和重大理论阐述,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也很自然地提出了要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聆听二十大报告后,接受新闻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第一时间提出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她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命题,落实到教育者身上,就是如何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并表示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力争在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做出独特贡献。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也提出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吴蓉瑾在听完二十大报告之后也提出,“我将探索以情感教育为魂的数字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用新的奋斗赓续爱的事业”。教育研究专家也提出要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以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全国“黄大年式教师研究团队”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在学习体会中写道,将继续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方式,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做出独特和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内权威的教育研究刊物《教育研究》编辑部,也在第一时间响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以提前发表的形式,在官微上推出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刍议”的论文。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已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虽然大家在二十大之前较少使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个概念,但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却一直在进行,已经有不少积累。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已有一些正面的研究论述。孙尧副部长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1)上,对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内涵进行了概括:是坚持党对教育全面领导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是立足国情、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现代化,也是不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归纳提炼。他提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后发内生型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教育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现代化。对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与路径,也有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有八条: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以优先发展为根本方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根本路径、以共建共享为根本方式、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还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他主持出版了一套 10 卷本的“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发表《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的论文。他认为中国已经创造性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模式,具体内容就是“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双优先模式”。该项成果入选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不仅仅是理论界,在政策实践中,我们也同样积累了大量的成果。胡鞍钢、王洪川用各种数据事实证明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取得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十项战略任务,绘制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蓝图,也是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又如,为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总体部署,促进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研制了《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这同样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目前,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正在受教育部委托,根据指标对长三角的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行监测评估。三、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关键特征的尝试性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系统、深刻地提炼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条关键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体现和成果。仔细学习研究五大特征,我们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背后的深刻理论思考。首先,抓住了最核心最关键最基础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方方面面的,但提炼出来的五条就是属于最根本的、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最具区别性的,其他的若干特征都可以从这些特征中推演归纳出来。其次,内部之间具有逻辑关系,有一个清晰的框架,而不是想到哪点重要就提哪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最本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则是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抓住了发展“与自我”、“与自然”、“与他人(国)”的关键问题。那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是什么呢?前面也提到不少研究者已经对此展开的论述。但认真学习了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对标其中蕴含的重大理论认识,我感觉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还需要继续深化。我认为,我们在概况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时,要把握这么几个原则。第一,特征是非常重要和关键,这点大家都是有共识的。第二,特征之间不存在层次关系,即某条特征不能是另外一条特征的简单推论。比如,有些研究者把坚持我国教育方针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都放进去作为关键特征,这两条显然都非常重要和关键,但它们之间是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关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教育现代化,必然就是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现代化。第三,要有基本的理论框架,几条特征之间的关系大体是要清楚的。结合二十大学习体会,对照如上提出的几个原则,我尝试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做一点探索,供大家批评。首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现代化。这正如我国现代化是在一个人口大国的环境中实现现代一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教育现代化,也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所处环境的最本质概括。其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物质、制度、思想全方位的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不是单方面的现代化,是整体的现代化,反映的是我们全面迈入世界教育强国的持续追求。第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提升立德树人能力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能力如果没有提升,其他方面做得再好,指标再漂亮,也不是中国式的教育现代化。第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旗帜鲜明的摒弃“教育独立论”,不是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而是要服务国家发展需要,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第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要为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如上五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阐述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最大背景和方向。物质、制度、思想的全面现代化,阐述的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构成。立德树人能力的现代化、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则分别是从教育自身、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国际的三个角度来阐述。四、建议加强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宣传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是接下去一段时间教育战线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建议把集中加强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宣传作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第一,明确提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概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个概念其实已经是呼之欲出。不仅具备了政策、舆论基础,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第二,集中宣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取得的成就。虽然这个概念很少提,但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探索,其实已经相当丰富。可以通过在媒体开辟专栏、举办专门成就展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成就,使得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观念凝聚更大共识、更加深入人心。第三,继续深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研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需要随着实践不断创新的概念。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深入研究,也是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抓手。建议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召开高层次学术论坛等方式,推进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支持力度。第四,加大对各省市教育现代化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提出,说明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教育现代化必须跟国情、省情结合起来。要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框架内,支持和鼓励各省市根据自身传统和条件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不断丰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上海市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应该在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作为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智库,也应该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多理论贡献。
-
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2022年)上的致辞王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尊敬的鲁部长、昌亚司长、各位专家,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围绕“共同富裕背景中的教育强国建设”主题,召开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邀请教育、经济、社会、政治、哲学、人口、公共政策等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特征”“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人口和人才基础”“教育强国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这必将为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精准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提供重要的政策和实践参考。在此,我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对论坛年会的顺利举办表现热烈的祝贺!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作为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聚焦提供部市教育综合改革决策咨询服务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成立以来,坚持服务国家和上海教育改革重大需求,注重依托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多学科综合集成优势,统筹用好校外高水平智力资源,着眼宏观视野和全局高度,从经济、产业、区域、社会等立体维度,聚焦教育前沿理论、重大政策实践,开展了深入的综合研究和实证分析,为教育部和上海市编制教育发展规划、谋划重大教育政策、开展部市共建合作、督促重大任务落实提供了有力的咨询服务。特别是近年来,宏观院坚持“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发展定位,深度参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的前期研究与方案编制,并在教育配套政策和资源保障机制等事关全局的领域提供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咨询建议;深度参与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组建了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承担了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具体工作,为促进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咨询服务;积极对接教育部相关司局,靠前贴近提供政策服务,贡献智慧力量,并在此过程中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成果,建立了一支充满朝气活力的教育政策研究队伍,推动宏观院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也夯实了宏观院的长远发展基础。2021年2月25日,教育部和上海市签署新一轮部市《共同全面深化上海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战略合作协议(2021-2025年)》,并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由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面向2025年的《上海市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在上一轮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区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共同支持上海在先行先试中加快发展世界一流城市教育。新一轮部市共建协议和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把“深化共建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写入文本,依托宏观院开展部市共建重点任务前期研究、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进展跟踪、及时交流推广改革制度成果,更好增强改革“溢出效应”。这为新形势下宏观院谋划业务工作、开展教育科研、提供咨询服务明确了工作重点,创造了重要机遇。我们将在部市共建框架下,一如既往支持宏观院建设发展,会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等教育部相关司局,用好宏观院平台、发挥宏观院作用。同时,期待宏观院更加积极主动聚焦国家和上海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落实、改革发展难点、社会重大关切等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提升综合研判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准确把握趋势性变化,提出具有前瞻性且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为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高质量、创新性咨询服务。期待宏观院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扮演好华东师范大学服务教育实践的“旋转门”角色,整合校内服务资源、集聚校外科研力量,打造高质量的创新研究平台、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高品质的传播平台,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期待各位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上海教育,为上海教育“把脉问诊”,帮助上海加快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达到全球城市先进水平,更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后,祝365体育投注ribo88_日博365bet体育在线_365BT游戏大厅官网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
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2022年)上的致辞刘昌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非常高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向本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主办本次会议的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宏观院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智库,近年来深度服务国家教育发展决策咨询,努力为破解教育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政策方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是宏观院为发挥高端智库的功能而重点打造的全国性品牌论坛。年会立足高站位、讨论重大政策问题,着眼高层次,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发挥高效益,力争起到引导舆论、咨政建言、推动研究的综合作用。本次年会以共同富裕背景中的教育强国为主题,与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系统部署。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寄予更高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关键靠创新、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借此机会,我想就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教育强国建设谈几点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教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印发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新征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年来,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各级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义务教育音体美劳等课程建设明显加强,基础教育大班额问题有效破解,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着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显着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神州飞天、北斗组网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教育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十年来,国家财政性经费占GDP比例始终保持4%水平,教学设施设备达标快速提升,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显着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教师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素质显着提升。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教育强国建设,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二、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呼唤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中,富裕是基础,共同是关键。富裕强调质量,共同富裕呼唤更高质量的教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面向二十大报告提出的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向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宏伟目标,需要构建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富裕。同时,随着生活日益富裕,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期盼也更加强烈,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8亿人,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更强,对子女教育有更高期待,需要提供更高质量教育予以回应。共同强调公平,共同富裕呼唤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向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依法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拨付使用到位,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三、加快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任务,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体来说,应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共同富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着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持续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加强思想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第二,聚焦短板弱项,抓好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件大事。当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对我们迈向共同富裕形成了突出的挑战。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需要直面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短板,多渠道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能力,加大对薄弱环节、重点地区、困难群众的倾斜力度,努力让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更高品质的教育。第三,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和动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将职责回归到教书育人上,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育人环境,巩固扩展“双减”成果。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完善常态化监测,强化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推动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期待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共同出谋划策,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通过宏观院内参刊物等渠道提供更多研究成果,为加快进行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